Monday, October 23, 2006

床前明月光


前些時候,快四嵗的小朋友從幼兒園回來,開口就唸:“床前明月光,衣服脫光光...”頓時惹來了一陣笑聲和一些皺眉。

我剛好站在附近,小朋友也高興跑過來,重復唸了一篇。而我,沒有立刻給他太大的反應,知道必定是其他小朋友“教”的,於是平心靜氣說:“好像不對噢,我聼過的不是這樣呢...”小朋友似乎認爲買不到我的心,又重講了一次,我還是沒有笑。看到我不賣他的賬,就跑掉了。

後來我帶小朋友到二樓,跟他說我聼過的好像不是這樣噢,不知道他是否會真的呢?純真的小朋友立刻唸了“真句”,而我趕緊把握機會,點頭拍手稱好,立即進行優點轟炸,霎時把他稱讚得像個什麽天才似的,奇怪效應也在這時後發生了。“我朋友教我講不對的...他們不乖。”小朋友闕著嘴說。“對啊,所以我們不能學...”有效噢,從那刻開始,小朋友真的就沒有再重復那不對的詩句。

而前幾天陪小孩看一個兒童電視節目,裏頭描述一群小學生為了想留住即將離開的老師,於是想討老師歡心,領取了神奇的“乖小孩護照”,讓自己只能做乖小孩做的事。沒想到由於“護照”其實已經“中了病毒”,因此在唸詩句給老師聼的時候,竟然唸成了“床前明月光,老師脫光光...”於是班上笑成一團,老師羞憤而去。

看得入神的小朋友,立即指正:“爸爸,他們講不對的...”隨即唸了“真句”給我聼,當然,我還是讚嘆一番。

當下,除了感到慶幸,較早前及時糾正了孩子的錯誤,也對電視節目的策劃起了一些些的疑惑。節目裏非得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要表達的東西嗎?我們或許會一笑置之,孩子呢?難道製作人不覺得這樣會誤導小孩嗎?原本沒聼過、甚至沒想過“床前明月光,老師脫光光”的小孩或大人,是否會當成笑話有樣學樣?小朋友在校園聽到的“衣服脫光光”的來源是否就是兒童電視節目?

我疑慮得太多了嗎?我是杞人憂天嗎?

有人談論過,臺灣電視節目的汎濫,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行徑。例如有些節目裏,請來了“開鎖高人”分享種種開鎖技巧,輕輕的一下、小小的一根鐵絲,就“卡啦”開了鎖,效果往往讓人譁然。當然原意是好的,可有沒有想過原本不會開鎖的人,在電視節目示範以後,都變成了開鎖高手?而間接地引誘出人的犯罪心理?

這樣的節目應該有別的方式呈現吧?若播出了會造成對社會負面的影響,是否不播比播出更好?

當製作人在製作兒童節目時,且不論對經典之作的尊重與否,是否考慮過陪伴孩子看電視的父母,或社會大衆,是否已經到了一個成熟的階段,會善巧地與孩子清楚解釋什麽是錯與對,是或非?

輕輕的一個笑話對社會的影響有多大?影響人心舉足輕重的媒體界,感恩你們長期面對各種壓力,更期許你們繼續努力,製作優質節目,打造優良人文社會,謹此共勉,慎之慎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