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寧靜是幸福


開了約廿多分鐘的車,終於遠離了塵囂,也擺脫了下班時間的車潮。
風陣陣撲面而來,除了環保不開空調搖下車窗,主要還想親一親東海岸路上的雨樹林。
好久沒走這條路了,難得享受這帶有冬天氣息的晚風。
幸福感就這樣隨著有些冷冽、在耳邊呼呼作響的空氣湧上心頭。

回想剛剛牛車水的熱鬧場景,一下子全身又熱了起來。
那樣的嘈雜、那樣的擁擠、那樣的五光十色...
可自己曾經在那樣的環境中,度過了六個年頭,竟也都習慣了。
在那樣又煎又炒、食物氣味四溢包圍、有時夾雜卡啦ok聲的會議室討論了許多的活動...
在現在看來如此狹小的空間裏,竟承辦了大型義賣會、五百人晚宴、文化展覽等等...

而這個“空間不足”的百年歷史古跡,一年多前結束了六年的歷史性任務。
今天會回到牛車水,也是因爲一年後的她似乎又將有了新任務。
而且,也許是個百年,甚至千年的任務。
這次,有濃濃書香、咖啡香,還有一條條穿越歷史的回廊,更有讓人終身學習的課堂。
想象四周的上班人士,下了班,搭個地鐵,走個百步,穿越那道改在樓梯下的玻璃墻...
有爲了讓心靈沉澱的,有為了享受靜謐的,有為了體驗人生的,有為了身體健康的...
不過呵呵,那或許至少是半年或一年以後的事吧。

現實中,我重新體驗了寧靜的幸福。
有對比,才知道寧靜的環境好美。
而這個對比,是在離開舊環境一段日子後,才有辦法體會。
未離開前,小家早已先搬到這裡,卻無法感受。
想是每晚工作的累把感覺都趕跑了。
或是耳朵眼睛早已被轟炸地疲憊不堪,騰不出欣賞寧靜的空間了。
或是搭地鐵睡着了。

直到靜思堂也搬來新環境之後,每天開始了方圓百里的寧靜生活。
新鮮感走了之後,卻悄悄來了孤寂感。漸漸地的是與世隔絕感。
周末或聖誕節前的逛街,是一種下凡的感覺,連在地鐵上看人都覺得興奮。
不過只一會兒,看了許多人“瞎拼”...轉來轉去地,又忙又盲地...
很快又感覺囘自己生存的意義。
今天去了牛車水,這樣的感覺同樣湧上心頭。
還好書軒在那裏。夥伴們,謹向你們致謝、致敬。
能做的,就是早日讓大家有個更好的空間做更多的事,回報大家的努力。

囘到日夜相處的靜思堂,看到門前的燈火,
陣陣幸福感難以言喻;就想來個擁抱。
寧靜啊,真好,讓我忍不住要讚頌。


扁平也不對


活了那麽多年,才知道自己應該是扁平足一族。

也記不得幾嵗開始,腳站久了,走遠了就會酸痛得不得了,卻從沒想過這也會是一種病痛。記得中一露營時,有次竟然走不動,需要老師背著走完山路,那時還以爲是被水蛭吸了血的關係。也無怪乎以前在爸的布店幫忙時,爸爸叔叔都可以站整天,自己卻常常要“偷懶”坐下來。

回想起來,還真佩服自己大學時代曾經背包旅行了好幾次。繞了馬來西亞半島、印尼爪哇、中國大陸桂林到北京再南下蘇杭等地。

回想起來,媽似乎也是扁平足噢,從前幫媽按摩腳板不知多少囘,卻從沒想過是扁平足的緣故...難怪媽無法走遠路,去遊玩走一會就不行,還以爲是年輕時縫紉太多,把腳累壞了。

曾幾何時,腰背也越來越痛,原來未必是年紀大了,也未必是面對電腦太久,更可能的罪魁禍首或許就是那失去弓形的一雙足...

原本實在想不透,爲何別人足不着地,不痛;扁平足者足部完全着地,反而就痛了?原來造化實在有他的道理,不該着地的就不該着地,否則還造成其他部位拉得太緊,引起不要有的疼痛。呵呵,原來“凹凸不平”的腳板並不怪,平的反而才怪了...真是“腳”不可貌相。難怪乎靜思語說“做該做的是智慧,做不該做的是愚痴。”,這世上應不應該自有其法則,違背自然就不合理了,難怪從前的人都要順天意,敬天畏地、順乎大自然!

可不是,大自然一不調和,就天災不斷- 水不調,就來個海嘯(2004年底南亞大海嘯二周年了)、再不雨下多了,就來水災(目前的中南馬嚴重水患);地不調,就來地震(剛剛臺灣南部海岸又發生了);風不調,就來颱風(最近菲律賓和越南遭颱風嚴重襲擊),所以啊,還是要常保虔誠戒慎的心,常常祈禱...

這幾個星期,嘗試了許多方法,忍痛花了也不少錢,買了各種矯形鞋墊或鞋。情況似乎改善時,走久一些似乎又痛了。雖然不清楚是否因爲矯正而產生的痛,不過痛的部位倒是不一樣了。只有一條路沒有嘗試- 找醫生為寶貝腳量身訂做一雙鞋墊。但考量或許是因爲矯正的痛,所以還是先忍一忍,再看情況如何吧,呵,這是腳疼與心疼之間的矛盾。

查看網頁找資料,近乎所有的資料都是針對小孩的扁平足,成人的似乎都是帶過性地描寫。怎麽會這樣?爲何不太有人關心成人的扁平足呢?不過有個可愛的數據說,小時赤腳患上扁平足的幾率比穿鞋的小。穿涼鞋、拖鞋患病的幾率又比穿包鞋的小。看來古早人比較沒患扁平足或許是有其道理的;又或許根本不知道有扁平足?然這對我來説是不準確的,我們小時候還不是常打赤腳、常穿拖鞋...還有一條路是網頁上介紹的- 動手術,然我是不會去嘗試這個的,動刀嘛...嗯,改天再説吧,呵呵。

不過坦白說,到現在還是不太相信許多人走了很長的路,站了許久,都不會覺得腳板疼痛,頂多是小腿痠而已 - 是真的這樣嗎?

您,有扁平足嗎?


Saturday, December 23, 2006

觀念與決心


最近發現事情的促成可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先有觀念,第二部分是下定決心。沒有觀念,決心是下不了的。沒有決心,空有觀念也沒用。

之所以發現這樣的關係,是從家裏節約省水的一些小動作緣起。環保的觀念早深植心裏,自認也是相當把環保落實在生活中的一個人。凡出門,若有帶包包,裏頭少不了水壺或環保杯,以及環保碗,以防要打包食物。若沒有帶背包,身上也至少有一雙環保筷,避免在用竹筷的餐廳或小販中心才來懊悔。

家裏也有垃圾分類箱,紙張、塑膠、保特瓶、鋁罐等等,早已養成習慣資源回收。到菜市場或超市,也都會自備袋子,減少塑膠袋的使用。走在路上,也都會順手撿拾回收物,帶到可以回收的地方。連喝咖啡和茶,也因爲環保的觀念,不再購買三合一小包裝,改用自泡的,不製造太多不可回收的垃圾。唯家裏的用水,似乎一直都沒有設法讓水資源回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似乎是沒有體驗過缺水,因此回收水的意識不夠強)

這次到臺灣參加了營隊後,更加強了觀念,在家裏開始落實省水計劃。

因緣從一個星期六的中午開始,那天煮了簡單麵食給小朋友。過程中把水省了下來,洗菜、泡面、洗手的水回收以後,竟可以把大約二十幾個花盆澆溉完畢。那天開始,決心要盡所能,回收家裏水資源。

原來一直覺得不太可能、不太容易做的,只要決心開動了腳步,也變得不是那麽難。洗澡多個桶子,刷牙洗臉多個盆子,多天來,這些水都用來沖馬桶,似乎很多時候沒有拉馬桶沖水了!算是有了小成績。花兒們也因爲主人的省水計劃,得到比較多的眷顧- 以往或許得等盆裏的泥土龜裂,或葉子垂頭喪氣時,才獲得主人的“青睞”,如今似乎時時都得到水的潤澤了,多好啊。

更有意外收穫,就是以往非常愛玩水的小朋友,開始也懂得了惜水的觀念,知道回收水可以再用。以前如厠一趟要拉好幾次的沖水摯,現在雖然如厠時還是想玩,手還是放在沖水摯上,但是都會自言自語:“要環保,要省水,水回收了如何如何...”,總算也沒拉下,聼了不禁覺得有些好笑又欣慰。目前還沒有把洗衣機的水善加回收,嗯,也是時候咯。

這樣的習慣從家裏開始後,自然而然蔓延到了工作場所。開始的第一點是廚房的洗手槽- 目前有同仁配合每天午餐前會準備三桶水,讓大家飯後依序洗碗。想開始時似乎也覺得有點難,有點懶,但是看到每天從水龍頭嘩啦啦流掉,心裏的不自在產生的決心,加上同仁們的配合,竟然也促成了。在此也感恩大力支持的夥伴們。

所以呢,一件事情不是光靠有觀念就可以,還需要許多不怕困難的決心。然觀念還是極爲重要的,沒有觀念,更本不會有決心的產生吧。因此環保的觀念還是得透過不斷的宣導工作,不只是演講或海報的宣導,最重要的宣導是身體力行,讓大家把觀念植入心裏。就算心的土壤是乾的,也要盡力播種耕耘,那天決心來了,就像有了水的灌溉和潤澤,觀念的種子就可以開花咯。


Friday, December 01, 2006

離家回家


離家,飛越。
海,江,河中取瓢水。

脈,為教傳。
門,為衆開。
心寬,念純,無量悉現。
本分清,使命堅。
灑愛,宇宙三千。

回家,超越。
回歸手,腳,眼。